• 全民古玩网瓷器、玉器、古币、银元、字画、文玩杂项、博物馆馆藏、古董收藏、古玩收藏

2021西泠秋拍 | 中外名人手迹专场精品预赏

  • 西泠拍卖
  • 2022年1月16日09时

2021西泠秋拍

中外名人手迹与影像艺术专场

2022年1月23日(周日)

14:00 A厅

敬请期待

扫描二维码

浏览电子图录



以下为细节图

▲2021西泠秋拍 中外名人手迹专场

Lot 3442

王国维(1877~1927)罕见大字行书幅书柯劭忞《留别伯羲祭酒》

纸本立轴

签条:王忠悫公书柯蓼园学士别盛意园祭酒诗。

出版:《海云轩书画珍藏——初编》P102,岭南美术出版社,2010年。

诗文著录:《近代二十家评传》P50,王森然著,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年。

说明:杨宗翰旧藏并题签,委托人得自杨宗翰家属。

清末藏书家杨钟羲长子杨懿涑、书法家寿石工题跋。

此为王国维书柯劭忞旧作诗《留别伯羲祭酒》,是罕见的大字行书幅。诗歌围绕中法战争与晚清故事展开,又有同时代多人题跋,是兼顾书法与文献意义的难得佳作。

诗歌及题跋围绕中法战争及由此引发的“甲申易枢”而作,涉及慈禧(圣主)、奕欣(恭忠亲王)、宝鋆(宝相)、徐延旭(晓山中丞)。王国维因柯诗乃知“恭忠亲王、宝相以下同日罢政”事起于盛昱。1883年末,中法战争爆发,双方相持未久,清军即全面失利,继之传来陆海皆遭惨败消息。甲申(1884)三月初八,时任日讲起居官右庶子盛昱上折,以弹劾张佩纶及李鸿藻、保荐唐炯、徐延旭之不当为由,指责恭亲王奕欣、军机大臣宝鋆所用非人,致使前线失利。慈禧因之颁下懿旨,免去奕欣、宝鋆、李凤藻、景廉、翁同龢在军机处和总理衙门的一切职务,造成“中枢俄一空”的局面,并藉此彻底改组军机处,史称“甲申易枢”。

王国维书此作,与柯诗与世行本有较大区别。柯劭忞(1850~1933),字凤孙,晚号蓼园,山东胶州人,清末民初学者、史学家。光绪十二年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侍读、侍讲、京师大学堂总监督、清史馆代馆长、总纂。

诗中柯劭忞所别盛昱(1847~1900),姓爱新觉罗,字伯熙,又字佰希、伯羲、伯兮,号意园、韵莳、伯蕴,又号郁华阁者。盛昱与柯劭忞为庚午同年,过从素密,且先后担任国子监堂官。光绪十六年(1890),盛氏因首请变法罢祭酒,谢病家居十年后病逝,后柯氏为其《郁华阁遗集》作序,称“卒之明年而京师之乱(八国联军侵华)作,使先生尚在……必不至崇妖乱而召戎寇,以贻宗社阽危之患也。”

旧藏者杨宗翰与王国维有直接来往。王氏自沉后,杨氏为吊客之一。杨宗翰因父亲关系,多与遗老往来,且曾在1931年与郑孝胥一道觐见溥仪。杨宗翰父杨恩华(1872~1946),字咏春,蒙古镶红旗人,光绪二十九(1903)年进士,官京口驻防,曾任江南三江师范学堂提调、弼德院参赞,民国蒙藏院副总裁、司法部次长。

杨宗翰1924年哈佛大学毕业后回国,曾任教于清华大学,与王国维均常见于吴宓1925至1927年间日记。如据吴宓日记载,1925年5月9日,吴宓邀请王国维、杨宗翰、张彭春、姚华、黄节、梁漱溟等共宴于忠信堂。

王国维墓碑由杨钟羲撰文,袁励准书丹。杨宗翰之所以请杨钟羲之子杨懿涑题跋王国维书法、并保存袁励准书作(后一目标),或与此相关。

寿石工跋文中又谈到王国维系王诜(晋卿)后人,其先世在靖康之变后移家海宁,也是重要的乡邦文献。

86×34cm


另:本拍品与Lot 3443同为杨宗翰旧藏并题签。


▲2021西泠秋拍 中外名人手迹专场

Lot 3429

陆小曼(1903~1965)为陈独秀作溪山幽居图

设色纸本镜片

诗文著录:《上海近百年诗词选》P266,上海诗词学会“诗选”编委会编,百家出版社,1996年。

题跋著录:《杜宣文集》第八卷P262,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年。

说明:陈独秀上款,夏振寰旧藏,杜宣题跋。杜宣题跋作于1995年,见载于《杜宣文集》。

陈独秀与陆小曼的丈夫徐志摩及陆最亲密的友人诸如胡适、刘海粟等均有交谊。1926年,陆小曼与徐志摩在平成婚后即南下上海,一度在上海环龙路花园别墅11号(南昌路136弄11号)长住,与陈独秀此前主持的《新青年》编辑部旧址,即南昌路100弄2号相距仅约百米。

检陆小曼1947年为徐志摩辑成的《志摩日记》,其中有《西湖记》一篇,记录了徐志摩与陈独秀的首次会晤:“昨夜散席后,又与适之去亚东书局小坐。有人上楼,穿腊黄西服,条子绒线背心,行路甚捷,帽沿下卷——颇似捕房‘三等侦探’,适之起立为介绍,则仲甫(陈独秀)也。”时在1923年10月16日。次年,泰戈尔访华,在华期间的全部活动几乎悉由徐志摩负责联络与安排。至泰戈尔结束中国行程转赴日本,徐亦随侍前往。值得一提的是,陈独秀是对泰戈尔作品进行译介的最早的中国学者,曾将泰戈尔《吉檀迦利》转译为五言古体诗发表于1915年的《青年杂志》,掀开了国内“泰戈尔热”的序幕。

刘海粟是促成陆小曼与徐志摩结合的重要人物,又是陆小曼的国画授业恩师。1921年,刘海粟应蔡元培之邀赴北大画法系讲学时结识了陈独秀;次年,陈独秀在上海法租界被捕,由刘海粟托人保释出狱。1931年9月19日,刘海粟第一次欧游归来,蔡元培在上海威海路设宴为之洗尘,陈独秀、杨杏佛、张大千、黄宾虹、张善孖等均受邀出席。据《刘海粟传》作者石楠《狱中探望陈独秀》一文,陈独秀在席间曾谓:“自去年12月,胡适出任北大文学院院长,志摩在他盛邀之下,北上任教。小曼已在上海有了自己的生活圈子,不愿北去,志摩从此做了空中飞人,在平沪宁之间飞来飞去,很难见到。”可见时居沪上的陈独秀对徐、陆夫妻的近况颇为谙熟与关心。

72×31cm

著录出版物封面


▲2021西泠秋拍 中外名人手迹专场

Lot 3438

张爱玲(1920~1995)致黄俊东有关自选集《张看》出版的重要信札

信笺一通一页(带信封一枚)

1976年1月28日作

出版:《猎书小记》P166,明窗出版社,1979年。

著录:1.《私语张爱玲》P125,陈子善著,浙江文艺出版社,1995年。

2.《流言 张爱玲散文卷下》P934,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年。

3.《沉香谭屑 张爱玲生平和创作考释》P124,陈子善著,上海书店出版社,2012年。

4.《张爱玲丛考》P166,陈子善著,海豚出版社,2015年。

说明:黄俊东上款并题跋。

张爱玲此信,围绕编辑出版其自选集《张看》事而作,时在1976年1月28日,从中可见张氏对此书及其早年文章的重视。信件1979年影印出版于黄俊东著作《猎书小记》,后收入张爱玲相关著作。

张爱玲的信札在市场中较为少见,生前即影印出版的更属凤毛麟角。

黄俊东其时为《张看》的责任编辑。《张看》为香港文化·生活出版社“现代中国文学丛书”系列作品之一,1976年3月出版。

信中所说的“末两篇短文”应是指最后收入《张看》的两篇文章《论写作》和《天才梦》。据黄俊东回忆,此书由张爱玲好友宋淇和文化·生活出版社总编戴天促成。该书在排印期间,张爱玲旧作又陆续发现,其中《论写作》和《天才梦》就是此时临时收入其中,被置于书末。因之《张看》这部自选集所收作品时序错乱,题材混杂,为编排方便,张爱玲特别在书末增加一篇《附记》以作说明。

《附记》寄出后,张爱玲于1976年1月25日立即致信戴天,谓“就《张看》而言,绝对最后一次——如果还来得及的话,请在书末《附记》里再加一段,附在这里寄上。”

3日后,即1月28日,张爱玲又作此信与黄俊东。信中又再次提到给戴天信,或许是因为排印在即又临时加入一段“附记”,张爱玲自觉不好意思,便嘱咐“补寄给戴天先生的《附记》第二段,请不要再加上了,太费事,倒不是为了出版迟早。”

此信中的“《附记》第二段”主要是为说明《天才梦》而作。《天才梦》是张爱玲自认的“处女作”,1940年获上海《西风》月刊三周年纪念征文“名誉奖”第三名,实为最后一名。张爱玲补写的“附记”说明“并不是我几十年后还在斤斤较量”,但特地为此增写“附记”更能证明她的“斤斤较量”。因此,虽于信中吩咐“不要再加上”这段,或许是为了免于给编辑增加麻烦,抑或是真实觉得不必再作说明也未可知。但作为编辑的黄俊东还是敏感地将这一段补写的“附记”加入书中。

21.5×14cm

黄俊东《猎书小记》书影及内页插图出版

陈子善《张爱玲丛考》书影及内页专文


▲2021西泠秋拍中外名人手迹专场

Lot3412

黄侃(1886~1935)存世最早日记《癸丑日记》毛笔原稿

纸本一册

1913年作

著录:《黄侃日记》上册P1~26(删节出版),黄侃著,黄延祖重辑,中华书局。

说明:此为黄侃存世最早的日记——《癸丑日记》稿本,多达约190页,记录了其1913年6月20日至12月31日(即癸丑五月十六日至十二月初五日)近半年时间的情感、交游、治学、通信及日常生活等,涉及袁世凯、赵秉钧、章太炎、钱玄同、陈三立、陈方恪、苏曼殊、梅兰芳等一大批重要人物。

黄侃一生记录的日记较多,但流传下来的极少,多为钞本,稿本较少,完整的毛笔稿本更是凤毛麟角。

中华书局及江苏教育出版社此前均出版过黄侃之子黄延祖主持编纂重辑的《黄侃日记》,均收录有此本日记的过录洁本,其中诸多对于黄侃不利的信息,如与黄绍兰的交往、出入风月场所等内容,都被删除;黄侃在日记中有记账的习惯,在出版的点校本中亦被删除,而这些信息对于了解当时黄侃的生活境况及其时社会经济状况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此日记系1912年由遁世购赠黄侃,扉页署款纗华,即黄侃。据王芸孙《诗艺丛谈》、傅德生《宋元明清诗词曲佳偶》,黄侃青年时曾爱恋一名为秋华的女子,可惜未能如愿婚配,1912年曾专为其创作词集《纗华词》一卷,嗣后黄侃有室名纗秋华室,又为长子取名念华。值得一提的是, 9月18日日记中有墨笔划去一行,黄氏旁注此条非我所记,秋华记之,当永矢不忘,则可推断秋华确有其人,且其与黄侃在1913年仍有往来。然而此时,黄侃与黄绍兰正处于热恋期(二人于翌年完婚),或许正因如此,秋华所书一行才为其秘密涂去。

日记写作期间,适值“二次革命”爆发,国内武装倒袁运动方兴未艾,因之日记中有“遥闻炮声,举室皇恐”等记述。而就在陈炯明宣布广州独立的第二天,即1913年7月19日,黄氏同哈云裳往中海谒袁(世凯)公。日记中另有黄侃两度会晤时任国务总理兼内务总长赵秉钧的记录。未久,二次革命宣告失败,章太炎不肯逃亡,于8月冒险进京,准备拥黎倒袁,而袁世凯、赵秉钧忌章氏甚深,派巡警出入监视;赵秉钧又日与王赓密谋捏造证据欲置章于死地。反观黄侃,1913年冬即应赵秉钧之邀赴津,出任袁世凯政府国务院秘书长。袁、赵、王三人此时对于黄的极力延揽,与对章的忌惮憎恶,形成了鲜明对比。可见章、黄在学问上的同气相投,并未弥合二人之间的政见分歧。值得注意的是,黄侃入仕仅数月,旋于次年春辞归上海,从此退出政界,致力于学术,或许又与章在北京之遭遇有关。此日记即为黄侃一生中短暂宦迹的见证。

据日记载,黄侃曾多次出入风月场所,尤在七月逗留北京时最为频繁。而黄侃对所见之人,亦会在日记中有所评价。如“所见无一佳者,阿凤亦徒有虚名耳”,“召日妓四人,以忠家秀菊为最”云云。甚至纪录在外留宿的旅店房号,这些私密的信息在后续出版的点校本中亦被删去。

黄侃对曲艺颇为痴迷,尤钟情于梅兰芳戏,如有“梅郎戏极佳”,“取梅兰芳照及《庄子注》与数诗而去”,“立听梅兰芳戏钟许”等记载。而11月19日,又谓近看梅郎亦不甚佳。鼻有节,略,槁瘦非凡,大失所望,从前皆浮著耳”。

日记牵涉人物众多,具体包括袁世凯、赵秉钧(智庵)、汪大燮(伯康)、张一麐(仲仁)、汤化龙、刘揆一、王赓(揖唐)、哈云裳、章太炎、汤国梨(师母)、钱玄同(德潜、中季)、朱希祖(逖先)、汪东(旭初)、陈三立(伯严)、陈方恪(彦通)、苏曼殊(子谷)、钱芥尘、况周颐(夔老)、李详(审言)、陈陶遗(陶怡)、江瀚(叔海)、陈去病(佩忍)、刘成禺(禺生)、孙少侯、陈鸿甫、王邕(容子)、陈家鼎(汉元)、朱葆康(少屏)、冯远翔(叔鸾)、黄宗仰、王无生、康心孚、孙武(尧卿)、曾道(通一)、丁世峄(凫严)、瞿方书(荪楼)、查光佛、王用霖(颂威)、卞铁生、刘伯英、吴玉才、李晓敦、金蔚农、边境宏、鲍鸿吾、赵星甫、魏季繇(魏源孙)、黄三德(三合会首领)、邝汉卿、申柽胱欢、梅兰芳、贾璧云、孙菊仙、汪笑侬、王凤卿、李仁阶、吴福城、王干城、卞孟弢、何林生、李笃甫、程海平、李喜孙、左阶平、张成、王养臣、平少黄、陈振志、邵品山、季骐官、陈甫、刘公畏、李子湘、孙泽尘、孙泽藩、杨雪琼、徐育华等,关乎政治、文化、曲艺等领域。

另有黄侃对其家眷的诸多记述,如母亲、八姊、九姊、十一妹(浦如)、黄念田(次子)、喜甥、龙甥、世敦、曾佑、蓉儿、燕侯等,对于黄侃家系研究可资借鉴。

从日记的手稿中,比点校本保存了更多的信息,能体现出黄侃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对于黄绍兰的细腻情感显露无遗;对于日常生活的记录,能使我们对于黄侃作为一个普通人有更为清晰的认知。

19.5×12.5cm


▲2021西泠秋拍 中外名人手迹专场

Lot 3417

林语堂(1895~1976)抗战时期有关重要著作出版并提及家族履历、捐款救国等的《写作日记》

笔记簿 一册

约1938至1943年作

说明:此为林语堂抗战期间(约1938至1943年)手书《写作日记》,含其英文笔迹120余页,以编年形式记载林氏《京华烟云》、《吾国与吾民》等重要著作出版发行历程,旁及家族履历,并将其支持抗战的救国捐款收录在册,提到宋美龄、宋庆龄、蔡元培夫人周峻等,是林语堂盛年时期风采和家国情怀的重要见证,对了解林氏写作习惯、作品发行情况、版税收入及个人性情有重要参考价值。

日记书于英国烫金手账本上,扉页有本款“The GoldenBook of Mr.Mrs. Lin Yutang. Started November, 1938. Paris. 林语堂,民廿七年修订”。因册中所记大量关乎重要著作在海内外的陆续发行,又涉及畅销后的丰厚版税收入,故林氏戏称其为金书(Golden Book)。

值得注意的是,日记按成书日期顺序具体记载了《吾国与吾民》(MyCountry and My People)、《生活的艺术》(Importance of Life)、《京华烟云》(Moment in Peking)、《孔子的智慧》(The Widsom ofConfucius)四部重要畅销著作的拟稿、截稿、成书、初再版、重印与海外翻译历程。可据此完美还原这位幽默文豪写作习惯,以及他与商务印书馆、开明书局、生活书局、时代书局、兰登书屋、John Day 诸出版社交涉经过。1935至1951年间各季度销量与版税收取亦一一按日期记载无遗。甚至还可由此探知因受恶劣的抗战局势影响,商务印书馆和开明书局1937、1938年多个季度的款项并未结清(以铅笔注有“unpaid(未付)”)。

大笔支出则多为抗战期间对国内的资金和医药援助,大量大额款项直接汇至宋美龄、宋庆龄,兼有资助蔡元培夫人周峻等故人。直接受益者还有医疗援助协会、红十字会、妇女协会、北泉慈幼院、伤兵之友、康藏学院、江苏医院、保卫中国同盟和各类慈幼院等。作者统称此类为“救国”(Help China)义举,延续多年,未有间断,令人慨叹。这位乐观主义旗手往往不为人知的爱国情操展露无遗。林家三女抗战期间对国内的援助记载同样详实,总数达万余美元。

林语堂另于1938年11月28日手书有个人履历一份。自述1895年至1916年青年时期个人历程,后成为自传之原始材料。他还对福建林廖二家族的履历着墨颇多,于国于家,有情有怀。以手绘十二生肖并罗列林氏双亲及远近亲属生日和生肖年代表的形式,铭记诸人。

16×10cm(册)


2021西泠秋拍 | 林语堂金书日记及家书自画像: 吾书 吾国 吾家


▲2021西泠秋拍中外名人手迹专场

Lot3413

朱希祖(1879~1944)有关旅行西安和筹备国立西北大学的未刊日记稿本册

日记一册(共六十四页)

1923年作

说明:此为朱希祖1923年作日记稿本册,计64页,系市场仅见的朱氏日记,未见发表。

稿本包括1923年旅行长安日记和旅行武汉时记录王星拱《环境改造之理论》三讲两个部分,详细记录所见所闻,谈到刘镇华(陕西督军)、陈大齐、徐炳昶、傅铜、王星拱、吴法鼎、蔡屏藩、张鹏一、段祺瑞、曹锟、黎元洪、冯玉祥、胡景翼、阎相文以及西北大学校长傅铜、李协(仪祉)等,对于研究朱希祖及1923年之西安均有重大意义。

日记中所披露的朱希祖与傅铜共同草拟国立西北大学章程,由其“说明西北大学章程、宗旨,议决付印,再修改”,以及参与该校选址事宜,为学界所未知,可见朱氏此行意在参与筹设国立西北大学并为之作出重要贡献,意义非凡。

旅行长安日记含正文42页,旅费记录5页,另他人书费用记录1页,始于1923年6月18日(朱氏误书5月),讫于同年8月16日,是朱希祖自接到刘镇华邀请至离开陕西全过程的记录。内容涵盖一路所见的风土人情、与陕西政学两界的接触、学术演讲、购买古籍碑帖、参观西安及其周边王陵等名胜,简亦点评陕西学风、历任督军及政治举措,乃至北洋政府当局。下午二时,过保定时,黎元洪新为曹锟逼走。曹锟驻保定。冯玉祥为陆军检阅使,驻北京,迫黎走。王承斌为直隶省长,驻天津,劫黎之总统印。黎本傀儡,均受小人播弄。其人格亦无足取,故国人不为之惜。惟劫夺相□,置总统如弈棋,弃置随意,徐世昌、黎元洪皆为非法总统,皆非法迫走,曹欲继之,亦恐一蟹不如一蟹耳”。

日记记载朱希祖曾拟五个演讲题目,“一文学之势力,二新史学之趋向,三考古学与史学之关系,四法家之历史观念与统一事业,五司马迁之史学”,与张鹏一《在山草堂日记》所载等相合。而朱氏实际所讲则不至此五题。

朱氏此行发生在国立西北大学筹备的关键时期。其时,陕西督军刘镇华聘请傅铜为该校筹备处处长,指定地址并筹就30万元为开办费。次年1月,经北京教育部批准成立国立西北大学。傅铜出任校长。是以期间朱氏与刘镇华、傅铜、蔡屏藩等频繁接触,为之积极谋划。其所拟章程采北京大学、杭州大学之所长而去其所短,以至人多赞成

册中演讲记录共16页,含《环境改造之理论》《生物学方面理论》《社会方面理论》三篇,为王星拱《环境改造之理论》第一、二、三讲演讲内容之记录。时在1923年初。当年,湖北教育界举行寒期讲演会,李大钊、朱希祖、王星拱、张仲琳、麦克乐(CharlesHarold McCloy)等均受邀参加。2月初,王氏在湖北中华大学讲演第一、第二讲,在武昌高师作第三讲。朱希祖则在中华大学讲演《文学上之中国人种观察》第一、第二讲,在武昌高师作第三讲。其中,《生物学方面理论》一讲,内容以王星拱著《科学概论》第五章《生物进化与球面沿革》为基础。

使用商务印书馆特制算学练习簿。

26.5×15cm(册)


2021西泠秋拍 | 岁末迎新,流年芳华:名人手迹专场日记专题


▲2021西泠秋拍 中外名人手迹专场

Lot 3381-Lot 3386

袁克文致龚心钊信札专题

信笺 六通十页

说明:龚心钊上款。龚心钊系近代著名外交家、收藏家,光绪年间曾出使英、法等国,并出任加拿大总领事;晚年寓居上海,潜心研究,尤精于玺印及古泉鉴藏。1926年,张叔驯在上海发起成立了中国第一个泉学研究团体古泉学社,龚心钊与袁克文均于同年加入,分别担任该社鉴定员、评议员。

此为袁克文信札6通10页,围绕钱币收藏和编纂《世界古金货隅录》等事而作,兼及古玉、玺印收藏等,具体谈到袁、龚二人收藏的宋画佛像十三帧、梁王金玺、上古钢鉨、汉武帝白撰、汉佩双印(刚卯、严卯)、古文奇鉨、周楚王银鉨、宋定瓷印池、宋均瓷印池、古罗马金货、希腊古币等,可见袁克文对钱币收藏的痴迷。约作于1927年。

据信中谓“久钦鸿,无由趋奉,宠札先颁”,可知这批信札作于袁、龚二人相识之初。当因袁氏广泛搜罗钱币、玉器等古物,故龚心钊主动折笺结交。

信件主要谈到袁克文为了完善收藏、撰写《世界货币图录》,向龚求易希腊金货和“古罗马金币三品”事。从中可知龚本答应转让古罗马金币,但未见诸实施,以致袁克文先函催,继而提出以周玺和宋瓷进行交换,乃至以视为“性命至宝”的“梁王金玺暂呈为质”。所及《世界货币图录》《世界古今金货图谱》《世界古金货隅录》当为同一文,与《上海画报》1927年刊布的袁氏《世界金货集略》当类同,亦可与寒云日记互相参证。查袁克文日记,丁卯(1927年)三月二十七日载:“予所集拓世界金货,因增入数十品,改装三册,装成,补题中册。”据郑逸梅撰《袁寒云的一生》,袁克文曾着力编撰《世界古金币隅录》和《世界金货集略》,谓“他(袁)所藏的共有七十余国。并征求《世界货币图谱》。”

另,信中复谈到古玉、玺印收藏,指出“汉佩双印传世多雁,吴愙老《古玉图考》所载亦不可信”。又谈到刊布龚心钊考证和译稿等事。

此外,信中袁氏提及“近以宋画佛像十三帧售诸欧人,得万余金”,因货款缓到而著作急于出版,被迫抵押珍藏事。可见此时的“皇二子”确如其信中所言沦为“贫士”。值得一提的是,袁氏因广事收藏、资金周转不灵而典押珍藏之事亦见诸其他文献,如《袁克文传》载,袁克文曾将宋本《鱼玄机诗》和一荚古钱向丁仲祜抵押了三千元,后因傅增湘愿出高价得此书,袁又从丁处赎回,转卖给傅。

29.5×23cm 26.5×23cm 26×16.5cm×8



▲2021西泠秋拍 中外名人手迹专场

Lot 3391-3400

杨杏佛专题

说明:杨杏佛手迹在市场中非常少见。

杨杏佛(1893~1933),名铨,字宏甫,号杏佛,江西清江人。近代经济管理学家,辛亥革命社会活动家,中国人权运动先驱,中国管理科学先驱。曾任孙中山临时总统府秘书处收发组组长、孙中山秘书、孙中山葬事筹备处总干事,东南大学工学院院长等。1933 年1月与宋庆龄、蔡元培、鲁迅等组织成立中国民权保障同盟。


杨杏佛与赵凤昌在惜阴堂合影


▲2021西泠秋拍 中外名人手迹专场

Lot3401-3406

周作人致文求堂信札专题

著录:《1939年周作人日记》,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年第11期。

说明:中日友好的先驱、著名汉学家、版本目录学家田中庆太郎上款。田中曾在日本经营中国古籍书店文求堂数十年,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后与鲁迅、郁达夫、郭沫若、傅抱石等均有密切交往,并为周氏兄弟、郭沫若等出版多种著作,为传播中华民族文化遗产做出了重要贡献。

此为周作人抗战期间有关论学及买书的信札9通16页,作于1935至1942年间,主要谈及东京行止、购书寄书、译著校对、诗词酬唱等,涉及戴震、俞樾、章太炎、钱玄同、郭沫若、徐祖正、方纪生,及《法华经》《千百年眼》《李氏焚书》《金鸡谈荟》《广雅疏义》等古籍,是周作人抗战期间书斋生活的重要记录。1939年一信见载于周作人日记。

具体包括中文6通8页,日文3通8页,含周作人自作诗一首,多用花笺和定制笺书就。

1934年夏,周作人携夫人羽太信子访日,期间遍访东京文化界友人,又经郭沫若介绍结识田中庆太郎。查《周作人日记》和《郭沫若致文求堂书简》,1934年8月14日,周作人“乘电车至市川须田二六七访郭沫若君”;同日,郭沫若致函田中庆太郎:“今日周作人、徐祖正两先生来访,谈及尊处,颇愿识荆,嘱为介绍。”18日,郭氏又致函田中,谓“昨日偕周、徐二君奉访,多蒙恳意招待”。由此可知,周作人系于1934年8月17日经郭沫若陪同首访田中庆太郎。《周作人日记》亦记载有这两次访客之事,17日载:“上午,同耀辰往文求堂访田中君,未几,郭沫若君亦来,同往千木町田中宅,即旧森氏观潮楼也。信中,周作人所及“七年前曾一访观潮楼”即指此事。据日记记载,二人订交翌日,田中拜访周作人并约定两天后一起拜访中村不折。20日,周氏与田中、徐祖正一同趋访中村不折,受到热情接待,主人“以所印汉魏写经一帖见赠“。周作人与田中庆太郎的此次订交,奠定了二人延续多年的跨海友谊。此后,田中庆太郎为周作人编成《周作人随笔抄》一书,1939年4月由文求堂书店发行。

值得一提的是,信中屡次提及的钱玄同,抗战爆发后因病滞留北平,与周作人过从尤密。据信可知,钱玄同曾多次通过周作人与田中联系,或为治学,或为购书。正是在信中周作人转述钱玄同古今文之论后未久,文求堂翻译出版了钱氏所著《重论经今古文学问题——重印〈新学伪经考〉序》。

徐祖正(1895~1978),字耀辰,创造社发起人之一,与周氏兄弟过从甚密。周作人在北京大学创立东方语言文学系时,徐受聘为该系教授。

方纪生(1908~1983),笔名为佳、月华生、且住,生于广东普宁。民俗学家。1931年毕业于中国大学经济学部,后赴日留学。曾撰成《周作人先生的事》在日本发表。

中村不折(1868~1943),中村是东京书道博物馆的创始人,其私人藏品囊括甲骨、先秦青铜器与敦煌、吐鲁番写本。郭沫若在做甲骨研究时,从中村那里求得不少拓片。

森氏,则是日本近代著名小说家、评论家、翻译家森鸥外。

附田中庆太郎邮寄书籍发票一页,使用文求堂笺纸书就。

28×18.5cm×6 28×15cm×327.5×18cm×3

27.5×15cm27×15.5cm25.5×15cm25×9.5cm


▲2021西泠秋拍 中外名人手迹专场

Lot 3465

梅贻琦(1889~1962)、竺可桢(1890~1974)、郭秉文(1880~1969)、曹云祥(1881~1937)、余日章(1882~1936)等最早期庚款直接留美学生致裘昌运明信片约二百余帧及相关相册约五百余帧

明信片约二百三十帧、照片(银盐纸基)约五百七十帧

约1909至1918年作

说明:清末第一批庚款直接留美学生、留美考试初试榜首裘昌运旧藏。

此为梅贻琦、竺可桢、郭秉文、曹云祥、胡刚复等清末民初留美期间中英文信札约计230帧,以及相关旧照约570帧。信札(1909至1913年)围绕在美学业、学生会同乡会等组织事务、个人行止,以及袁氏窃国、善后大借款、护法战争等国内动荡时局而作,是有关最早的庚款直接留美学生及中国留学史的重要文献。旧照(1910至1918年)详细记录的是前三批庚款直接留美学生等在美国、欧洲的生活和学习情况,是市场所见数量最大、最重要的前三批庚款直接留美学生旧照。诸留美青年日后归国成为各行业开拓者,他们早年留学时期的生活材料毫无疑问是见证他们成长的重要一手史料。

信札作者主要为前三批庚款直接留美学生,另有自费赴美攻读硕博士生,业已归国之留学前辈以及国内政界教育界掌舵人等,颇多为裘昌运的江苏(无锡)同乡,或因“庚款”留美生江苏籍占比较重之缘故。

郭秉文、曹云祥、梅贻琦、竺可桢四人早年留美手迹较为罕见,此次当为市场首见。

梅贻琦、竺可桢、裘昌运等人均在宣统年间清廷“游美学务处”举行的三次甄别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藉助美国“退还庚款”之机赴美留学。1909年甄别考试中裘昌运高中初试第一名。1910年第二次甄别考试中竺可桢系第二十八名。

是批明信片中当时留美学生会会长郭秉文、东部分会会长魏文彬等学生领袖之间的通信尤为可贵,他们曾经就留美学子的交游、学习、体育竞技、文化沙龙、实地考察等活动鱼雁往来频频。

内含梅贻琦(Yi-chi Mei)明信片二帧,1910年10月3日一信先告知裘昌运名片业已收到,进而借此得知裘氏所在学府,并“伍斯特理工学院的校园氛围甚合我胃口,工程学院的课业属实不难”。1911年1月30日的中文信则系恭贺新年而作。作于伍斯特理工学院专用明信片,当时裘昌运正在威斯康辛大学攻读农科。

郭秉文(P.W.Kuo)英文信作于1912年10月31日,以留美学生会总会长身份邀请裘昌运和一位张姓留学生一道作为见证人参加留美学生会会议。当时郭秉文正在哥伦比亚大学攻读教育学学位。

竺可桢(Co-ching Chu)1913年12月4日的英文信中告知裘昌运自己已收到先前寄来的名片,得知对方安全抵达纽约非常欣慰,并请其代为相其他二位相熟同学致意。此信寄自麻省哈佛大学,可据此推知当时竺可桢已从伊利诺伊大学农学系顺利毕业,转至哈佛攻读气象学博士。

曹云祥(Y.S. Tsao)明信片共有四帧,1912年5月19日信中感谢裘昌运对自己病情的关心,并分享“特立而独行”的座右铭。5月26日系告知对方已收到其代表留美学生会寄来的问候卡并告知病情恢复情况。9月26日一信有关哈佛MBA商业管理硕士具体所需研修时间和课业细则。11月3日之信既感谢裘氏所寄来的4月份留美学生会会刊,还对其任命杨永言为学生会新任主席的决定表示赞同。

相册中照片横跨辛亥革命前后两段,可见清末民初转折期的风俗的又系无锡乡邦文献。像者包括吴稚晖、王正廷、郭秉文、裘昌运、杨润川、张执中、韩竹平、王景春、魏冲叔、杨介眉、董显光、许卓然、王长平、孙继丁、徐书、胡鸿猷、朱文鑫、杨孝述、杨奎侯、王钧豪、尤褱皋、吴献书、何叔瑜、张蓉珍、舒彩玉等,反映留美学生学习、交游、体育竞技、文化沙龙、专业实习等。合影多涉及无锡同乡会、上海同学会、东吴大学同学会、南洋公学同学会、基督教青年会营等团体。部分照片摄于裘昌运归国前后,含裘氏家庭照,及裘氏供职地云南、缅越地区照片,包括泸江渡船、云南户撒阿昌族乡、昆明湖游船、大洞山、大理塔寺、缅甸故宫、缅甸金塔、滇缅交界、滇越铁路、腾越文庙、腾冲龙川江铁链桥等。

明信片:13×9cm(大多数) 照片:约1至10寸


▲2021西泠秋拍 中外名人手迹专场

Lot 3466

袁世凯(1859~1916)、姜桂题(1843~1922)、熊希龄(1870~1937)、赵 倜(1871~1933)、靳云鹏(1876~1951)等有关洪宪帝制及北洋政局的重要文献一批

公函、信笺约二百七十页(附信封约四十枚)

1912年至1933年作

说明:热河都统、毅军(武卫左右军)统领姜桂题上款及旧藏。

此为袁世凯、熊希龄、靳云鹏、姜桂题、米振标、赵倜等有关洪宪帝制及北洋政局的重要文献一批,含袁世凯批示、熊希龄信札,以及洪宪元年一月朝贺宴会支款单和国宴菜单,是了解姜桂题、袁世凯称帝和北洋政事的重要文献。

文献主要作于1912至1922年间,以姜桂题的活动为主线,记录其任职毅军军统、热河都统期间平定蒙边战乱、参与筹备洪宪帝制的种种活动,涉及张勋、荫昌、姜桂题、冯国璋、曹锟、曹锐、靳云鹏、段祺瑞、唐继尧、蔡锷、张锡銮、何宗莲、张锡元、王怀庆等。

民国元年4月6日丞参厅司会科致度支部金银库并函知登黄军队司令官刘基炎有关拨发军饷贰万圆的第60号奏稿上有中华民国大总统袁世凯亲笔批示“(登黄军队刘基炎领军饷)贰万圆。照发。四月六日”。

1915年1月14日大总统府庶务司第十一号呈稿上中华民国年号被特意改为“中华帝国元年一月十四日”,是为洪宪元年,内容记录1月1日皇帝(袁世凯)登基典礼,1月5日召见各国公使,1月7日宴请参政院参政,1月9日赐请宴部院文武各官、蒙古王公,以及各场餐饮布置支出细目,含国宴菜单一帧。文献中郭葆昌、黎勉亭皆瓷器专家和袁世凯宠臣,为其登基打造出“洪宪”瓷。而姜桂题、米振标、赵倜乃重要劝进者,熊希龄、靳云鹏则系反帝制派人士。

含熊希龄民国总理任上亲笔签名信一通。

尺寸不一


▲2021西泠秋拍 中外名人手迹专场

Lot 3455

盛宣怀(1844~1916)有关甲午海战和洋务运动的信稿册

信笺三通五页、文稿一册

1892至1894年作

著录:《盛宣怀年谱长编》(上册)P485、486,夏东元编著,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年。

说明:此为盛宣怀信稿册一册、散信五页、公文底稿二种,时在1892至1894年间,主要围绕水灾及赈灾和水利工程等相关事务、洋务实业、甲午战争三件大事,频繁提及李鸿章,为市场所见数量最大、最重要的盛宣怀文献之一。

信件上款包括翁同龢、张之洞、周馥、吴大澄、缪荃孙、薛福成、兵部尚书许庚身、兵部左侍郎洪钧、山东布政使汤聘珍、山东巡抚福润、湖北布政使瞿廷韶、国子监助教严作霖、浙江巡抚聂缉规、署浙江巡抚余联沅、北洋沿海水陆前敌营务处长兼旅顺船坞工程总办刘含芳、汪春宇、安徽巡抚王之春、浙江巡抚恽祖翼、山东赈抚赈捐迁民各局总办黄仲衡等。部分有出版、著录,多数未曾发表。

此批信稿中有关甲午战争的内容非常详实,包括起因,相关人员兵力调配及防务等备战准备,是研究甲午之战的重要史料。信中提到北洋水军兵力、军器不足,海军实力不足以抵抗日本之强大海军力量,在选拔统帅时提到前台湾巡抚刘铭传,刘以病未愈拒担此任。盛宣怀为李鸿章部下,信中多处可见李鸿章相关信息。另此信稿中亦涉及1892年沙俄强占帕米尔高原一事及此事直接有关人员洪钧、许景澄。

另一部分涉及洋务实业,包括张之洞的湖北织布局及开平煤矿等洋务工业,从信中可知洋务实业与洋商之间的经济斗争,洋务经济的发展受到列强资本主义阻挠发展困难。19世纪90年代全国水患灾情严重,民不聊生,此批信稿中多处提及此事及山东等各地赈灾情况及水利修筑工程,严作霖以儒生奋干酪赈事,成绩卓著,信中亦有体现。

25.5×15cm(册),余尺寸不一


▲2021西泠秋拍 中外名人手迹专场

Lot 3453

郑孝胥(1860~1938)、朱益藩(1861~1937)、冯煦(1842~1927)、陈曾寿(1877~1949)等为陈曾寿作 袖珍诗文册

纸本册页(二册)

著录:《郑孝胥日记》P1895,中华书局,1993年。

说明:陈曾寿上款及旧藏。附自书文稿一册。

此为郑孝胥、冯煦、朱益藩、何振岱、陈曾寿等合作诗文册及陈曾寿自作诗册二种,涉及王国维自沉、陈三立避暑庐山、张之洞、梁鼎芬等。其中合作诗文册写作时间多在1921至1922、1931至1932年两个时间段,自作诗册则晚于1927年。

合作诗文册具体包括郑孝胥6页、冯煦2页、朱益藩2页、何振岱2页、陈曾寿4页、胡嗣瑗4页、郭则澐2页、谢石钦4页、陈微明2页,诸家自作诗均未见著录。

其中,郑孝胥书米芾《阅书帖》事,见载于《郑孝胥日记》。郑氏1922年1月30日(正月初三)日记“为仁先书小蝇头册子”即指此事。

陈曾寿在清末民初的诗坛地位相当显赫,时人将之与陈三立、郑孝胥鼎足而三,或与陈三立、陈宝琛合称“三陈”。陈氏性喜交游,其《苍虬阁诗集》诗题中常有与“苏戡(郑孝胥)”“愔仲(胡嗣瑗)”“复园(谢石钦)”等诗会记载,而其中尤以郑孝胥与之过从最久最密。陈、郑二人自辛亥国变后开始交往,曾长期共事于长春,未尝以政见的不合而中辍,交谊始末二人均有诗为纪。

自作诗册,录诗三十余首,未见著录,其中有《同肖研饮酒赋诗二章》《送别谢老伯归汉川》《蒿厂太姻丈用余寄仲远均赠诗二首》,所及冯煦(蒿厂),徐衍高(肖研)、谢石钦(汉川人),均见于陈曾寿《苍虬阁诗集》。又,《湖居杂诗》一首有“卜居西湖边”句,与陈氏暂住杭州西湖事吻合,且“菊花”“渊明”等词,在《苍虬阁诗集》亦频繁出现。故此诗册当出自陈曾寿之手。

陈曾寿,字仁先、复志,号苍虬(苍虬),其家藏吴镇所画《苍虬图》,极喜摹写,因以名所居,自称苍虬居士。陈曾寿为光绪二十九年癸卯(1903)进士,入民国后不仕,奉母卜居杭州西湖。

10.5×7.5cm×288×7.5cm×28



▲2021西泠秋拍 中外名人手迹专场

Lot 3436

茅盾(1896~1981)、阿英(1900~1977)等《宋明平话选》相关通信及文稿一批

1953至1956年作

本目标计有:

1. 阿英信札一通一页。

2.各家亲笔书写推荐选目表一份十六页。参与选目者有茅盾、吕叔湘、浦江清、吴晓玲、孙楷第、李长之、王古鲁、赵景深、张友鸾、杨宪益等。

3. 茅盾致荒芜信札二通二页,夹在选目表中。

4. 茅盾亲批王作民信札一通一页。

5.茅盾亲批王古鲁信札一通二页。

6.参与编撰者往来信札一批。包括浦江清、孙楷第、游国恩、王作民、等信札九通十五页。

7. 编辑手稿一批。包括王古鲁《平话小说选》补充注释一册;傅惜华、王古鲁、严敦易《宋明平话选》方言注释各一册;《平话选注释》一、二各一册;《宋明平话选》注释一册;《刘东山夸技城门注释》底稿一册。附《平话小说选》词汇诠释留底打印稿一册。

8. 杨宪益信札七通七页,及英文组通信。另有数据《平话小选》词汇诠释供译者参考用一册;《宋明平话选》通讯集封面、序言内容大纲各一页;《宋明平话选》书目和所需材料各一份。

著录:The Courtesan's Jewel Box(《宋明平话选》英文版),外文出版社 (Foreign Language Press),1957年(1981年再版)。

(可参考中文版:《宋明平话选》,杨宪益,戴乃迭译,外文出版社,2001年。

另有德文版:Die Schmuckschatulle der Kurtisane : Chinesische Geschichten aus dem 10. bis 17. Jahrhundert, Sichrovsky, Alexander, Verlag fur Fremdsprachige Literatur,1985。)

说明:茅盾、阿英分别系新文化运动重要文学团体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的发起人。

此为茅盾、阿英等人出版和翻译《宋明平话选》时的信札和数据一批,为编辑1957年《宋明平话选》初版时所作。

出版和翻译《宋明平话选》为一项国家项目,集中了各个领域的拔尖人才,除了茅盾、阿英,另有著名学者吕叔湘、孙楷第、王古鲁,文学家浦江清、荒芜,以及卓越的翻译家杨宪益、杨承芳等,从选题直至译成外文,整个过程都相当用心。

茅盾信札及批文均用毛笔写就,乃是以文化部部长的身份提出选题的三点原则:一、表现社会生活(人情世态);二、关于历史人物的传说;三、现实主义。信件及批覆中的语气诚恳而又坦率,对于自己未曾阅读的文章明确表示在阅读后再发言,确是一位大作家的气度。

阿英在市场上流通的手稿较为罕见。其信件直奔编辑主题,以一连串提问的方式,对该书中不够清晰和严谨的部分提出疑问,折射出其敏锐的洞察力和缜密的思维。


▲2021西泠秋拍 中外名人手迹专场

Lot 3433

蒋梦麟(1886~1964)为高希舜书李白诗

纸本扇面

说明:高希舜上款。

52×19cm


上款简介:高希舜(1895~1982),字爱林,号一峰山人、清凉山人,湖南益阳人,书画家、教育家。王梦白弟子。北京美术专门学校、日本东京高等工艺学校毕业。曾创办南京美术专科学校,参与创建中国美术社。新中国成立后,任京华美术学院院长、中央美院国画系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


▲2021西泠秋拍 中外名人手迹专场

Lot 3441

周梦蝶(1921~2014)为王绍璠新婚书管运龙色情白话诗《鱼》

纸本横批

1972年作

说明:南怀瑾弟子王绍璠上款并题签。

周梦蝶书管管新诗《鱼》,系作为王绍璠的新婚礼物(为绍璠道兄乘龙之贺),时在1972年。诗作见载于《管管闲诗》,用象征手法描绘意中人和爱情。

此作当系市场仅见的周梦蝶书艳诗。

所及管云龙,即管管(1930~2021),原名管运龙,祖籍山东青岛,台湾著名诗人。曾任《创世纪》诗杂志社社长,与张默主编《水星诗刊》,著有《荒芜之脸》《管管诗选》等。

据张默在《把萤抹在脸上的家伙》一文回忆,《鱼》为管管1969年仲夏所作,其时“管管与C小姐相约到屏东‘山地门'一游,来到一处十分僻静的山谷……用他的嘴唇,轻轻吮吸那一片片的蔷薇花瓣,每吮吸一口,就会有美丽的诗句脱口而出。这么著,C就在管管的吮吸中睡著了。回去后不久,管管成诗一首,题为《鱼》”。值得一提的是,管管诗中的C小姐,即为王绍璠的新婚妻子。

96.5×30cm


上款简介:王绍璠(1943~2012),蒙古族,著名旅美台湾学者、现代禅文化倡导者、南怀瑾别传弟子。自 2001年起,在北大、清华等高校主讲“中国企业家内圣外王之道”“中国企业心的管理”“打造中国未来企业家”“没有管理的管理”“走进中国文化心灵深处”等系列讲座,真正将中国优秀的传统人文精神运用到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之中。著有《禅门狮子心》《呼唤企业家心的回归》《只为辜恩始报恩》《从野兽到成佛》。


▲2021西泠秋拍 中外名人手迹专场

Lot 3498

于右任(1879~1964)草书五言联

纸本镜片

刊载:《书屋》总第一五一期P36,中南出版传媒,2010年。

说明:朱玖莹旧藏并题跋,委托人得自其家属。

135.5×32.5cm×2


▲2021西泠秋拍 中外名人手迹专场

Lot 3572

张大千(1899~1983)画、徐雯波(1931~)、查良钊(1897~1982)等跋致印度友人达摩像及题辞三挖

画心三挖

1950年1月31日作

说明:此为张大千所绘达摩像及自作诗,查良钊书《论语·颜渊》中“四海之内皆兄弟”节句,以及张大千、徐雯波夫妇和查良钊三人中英文签名(Chang Dai-Chien, Chang Wen-Po, Cha Liang-Chao英文应尽由查氏代笔),作于三张地址簿留言页上。饶有趣味的是,此处徐雯波自冠夫姓“张雯波”。

金庸堂兄查良钊毛笔墨迹颇为少见,旁侧还有自作《论语·颜渊》节句的英文译义“Within the four seas, all are brothers.”,向印度友人示以友好。

查《张大千年谱》,且由时间1950年1月31日及地址簿上包括新德里市军警总司令在内的印度政商艺术界领袖地址留言可推知,当时张大千正在夫人、查良钊的陪同下应印度美术协会之邀赴新德里举办个展。大千此期间曾留居大吉岭,并至阿旃陀石窟临摹壁画,还与敦煌壁画相作比较。该达摩像正作于此时,或即是受比较研究结果之启发。而该达摩像题画诗最早作于1945年仲春,首次出现在题名医薛遂亭的另一幅《达摩像》上,著录颇多。诗中“圣道”即佛教,“一花五叶”系达摩传法慧可时之偈句。“直指人心在镜中”是达摩传禅宗于东土的本心:主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立文字,是即禅宗南宗。张大千远游达摩故乡,有感而发,将此诗留在天竺。

23.5×18cm×3




▲2021西泠秋拍 中外名人手迹专场

Lot 3575

傅抱石(1904~1965)《中国美术论丛》完整未刊稿本

线装本一册

其中两篇著录(另三篇未刊):1. 《文化建设》第12期,民国24(1935)年。

2. 《国闻周报》第32、33期,民国25(1936)年。

参阅:《傅抱石著述手稿》,南京博物院编,荣宝斋出版社,2007年。

说明:此为傅抱石《中国美术论丛》完整稿本,计236页,为市场中难得一见的傅氏著作稿本。其中,《中国国民性与艺术思潮》1935年刊载于《文化建设》第12期,《郎世宁传考略》1936连载于《国闻周报》第32、33期。其余三文未见发表。

此作是傅抱石有关美术理论、中国绘画史的重要研究成果,含傅抱石翻译手稿《中国国民性与艺术思潮》《天龙山石窟造像考》《辽代壁画论》《郎世宁传考略》《中国文样之特质》文稿5种,序文5页,有多处毛笔、红笔、铅笔修改。书中原拟配插图等四十多帧,此件誊写完毕拟交正中书局出版未果。

《中国美术论丛》为傅抱石翻译其老师金原省吾及石田干之助等日本学者有关中国美术研究成果合辑,如其序言,“近岁日本学者,基于海外流入之新资料,及频繁之调查考古所得,于我国美术之研究,创获极多。余曩者,残篇断简,略有探求。因选五篇汇为一辑,曰《中国美术论丛》。窃以诸篇皆精心结撰,其裨益非浅鲜也。”

1933年,傅抱石东渡日本,入东京帝国美术学院,师从日本史学泰斗金原省吾。其时国势已衰而导致大量艺术作品流失海外,国内美术史研究落伍,而中国美术史的近代研究风气却是由日本学者开创,傅抱石痛心于此,开始翻译金原省吾《唐代之绘画》《宋代之绘画》等美术史论著作,从此开始了对中国绘画史更为专业和系统的研究。

《中国国民性与艺术思潮》是金原省吾《东洋美术论》的第一章译文,1935年傅抱石翻译并在《文化建设》上刊载。此文从中国审美的本质“国民性”的“天、老、无、明、中、隐、淡”七个方面研究传统“艺术思潮”,分析中西绘画差异,是研究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的专论。

《天龙山石窟造像考》原文作者为日本佛教学者小野玄妙,刊于《大乘佛教艺术史之研究》,1926年杨志章翻译此文并发表在《学林》第4期,1935年太虚法师弟子谈玄再翻译刊于《海潮音》第8期。此件为傅抱石翻译版,未见刊载、著录。

《辽代壁画论》为日本考古学家鸟居龙藏之作,原文刊于《国华》第41期,1932年《再探满蒙》译之。此件为傅抱石翻译版,未见刊载、著录。

《郎世宁传考略》原文作者为日本汉学家石田干之助,1933年贺昌群翻译并刊于《国立北平图书馆馆刊》,1936年傅抱石再翻译并连载于《国闻周报》第32、33期。

《中国文样之特质》为日本学者安田禄造之作,1931年7月发表于《启明会》第四十二回讲演集《支那的艺》第三篇。此件为傅抱石译文,未见刊载、著录。

25.5×17.5cm(册)

参阅:《傅抱石著述手稿》


左为南京博物院藏《傅抱石著述手稿》载傅抱石手迹,右为本标的内页,两者笔迹一致(下同)



▲2021西泠秋拍 中外名人手迹专场

Lot 3583

王世襄(1914~2009)罕见《北京鸽哨》著作稿本

线装本一册(六十三页)

1987年作

著录:1. 《北京鸽哨》,王世襄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

2.《锦灰堆 王世襄自选集》P585-599,王世襄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

3. 《北京鸽哨 中英文本》,王世襄著,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

说明:此为王世襄1987年完成创作和整理的《北京鸽哨》稿本,系市场仅见的王氏近乎完整的著作稿本。

稿本包括自序、前言、简史、佩系与配音、制哨名家、制哨材料、余论、鸽哨话旧、附录等章节,缺配图及附件五王世襄《鸽铃赋》,几乎为1989年三联版和2000年辽宁教育版《北京鸽哨》的完整底本,复收入王著《锦灰堆》《京华忆往》等,广为流传。

稿本共计63页,通篇亲笔,含大量亲笔修改,附件四种为复印批注,除个别字词改动,几乎与刊行本完全一致,乃定稿本。

《北京鸽哨》是这一领域的开创性著作,是王世襄在友人王熙咸《鸽哨话旧》基础上扩充、改写和创作而成,对于了解中国传统工艺、弘扬民族文化有重要意义。此书完成于芳嘉园,详细介绍鸽哨的历史、品种、佩系、配音,及制哨的名家、材料、方法等,并附以欧洲学者有关中世纪以鸽哨为娱乐的历史起源于中国的记载。

此书既是王世襄对友人王熙咸先生的缅怀和纪念,又如协助舅舅金西厓整理创作《竹刻小言》而将所有声名归之于舅氏,体现了王氏重情义、不居功好名的作风。王熙咸平生喜好搜集、收藏鸽哨,并在1976年用文言文撰写完成《鸽哨旧话》,交王世襄整理和增订。但该文过于专业,缺乏关于鸽哨的基本知识。此后,王世襄投入大量精力整理写作,加入对鸽哨的基础知识的说明及实物图片等。

对鸽哨的关注复体现了王世襄的趣味和创作特色,即能于他人视为玩物丧志的地方为中国传统工艺作总结和深入研究,将技艺提升至文化的高度,作出诸多具开创性的成绩和贡献。

此外,对于生于北京学于北京的老北京人王世襄来说,盘旋于四合院上空的朗朗鸽哨声是北京的情趣,也是“北京的一个象征”,既能勾起“对这座古城的美好回忆”,也能激起对战争的愤怒和仇恨。

40×27.5cm(册)

出版物封面


另:Lot 3583-Lot 3586 为王世襄上款及旧藏专题



▲2021西泠秋拍 中外名人手迹专场

Lot 3532

居里夫人(Marie Curie,1867~1934)致巴黎大学校长提及巴黎科学院的信札

信笺一通一页

1920年4月21日作

说明:巴黎大学校长上款。

此为诺贝尔物理和化学奖获得者居里夫人亲笔信,作于1920年4月21日,意在确认在巴黎科学院的具体会面时间,通篇法语,署有本款“玛丽·居里(M.Curie)”,使用巴黎科学院之镭学研究院居里实验室专用笺,并盖有巴黎科学院4月22日收信公章。她在信中具体写道“我已收到您的邀请,将于周五11点整在巴黎科学院教务处与您晤面”。

由于一战期间居里夫人将先前库存的所有镭元素捐献于医疗事业,辅导医护人员藉助元素放射性寻找战争伤员体内的弹片存留,使得她的实验室因失去研究原材料而近乎停摆。故战争结束后的1920年,居里夫人正试图尽快提取更多镭元素以维持她在放射学上的持续研究以及镭学研究院的正常运转。该信提及的会面或为她向老校长求助的一次尝试。而就在此后不久的1920年5月,一位美国记者听闻居里夫人的研究困境后联系总统哈定,资助居里夫人成立基金会,并动员美国科学界收集一克镭元素供居里夫人研究使用。是年为居里夫人发现镭元素25周年,法国政府为她设立了一项特别津贴。上一位此荣誉获得者为路易·巴斯德(Louis Pasteur)。

次年居里夫人在巴黎与在此组织华法教育会与留法勤工俭学会的蔡元培见面。蔡氏还邀请其日后到北京大学讲学,答称“此不能往,当于将来之暑假中谋之”,但终未成行。居里去世时,蔡元培亦代表中央研究院向巴黎大学校长发去唁电。

17×12.5cm


▲2021西泠秋拍 中外名人手迹专场

Lot 3618

拜 伦(GeorgeGordonByron,1788~1824)在威尼斯致友人信札

信笺一张二页(附证书)

1818年8月31日作

著录:《拜伦书信日记集(Letters and Journals of Lord Byron)》 p. 367,Thomas Moore编, 1830年。

说明:英国海军官员、作家霍尔(Basil Hall)上款。霍尔曾于1817年拜访被流放的拿破仑。

此为拜伦1818年8月31日信札一通,作于拜伦、雪莱在威尼斯会面之当月。信件早在1830年即著录于马斯·摩尔所编著之拜伦文集。

拜伦因英年早逝,其手迹在市场中较为少见。

此信围绕为友人霍尔推荐医生而作。在信中,拜伦拜伦用尽一位文学家的赞美之词,描述了阿列蒂(Dr. Aglietti)医生。认为其不仅在威尼斯,即使是在整个意大利,都是无与伦比的。同时,拜伦亦对友人抱恙表示关切,表示随时愿意与其会面。

36×24cm


上款简介:巴兹尔·霍尔(Basil Hall,1788~1844),英国海军官员、旅行家、作家,第四代准男爵詹姆斯·霍尔之子。


▲2021西泠秋拍 中外名人手迹专场

Lot 3619

泰戈尔(RabindranathTagore,1861~1941)“季风”诗歌手稿

文稿一页(附证书)

说明:泰戈尔以其抒写雨和季风(monsoon)的诗歌最为动人且广为流传,在他的诗集和其他作品里,有很多取材于孟加拉国气候的脍炙人口的名作,不少被改编成了歌曲。这张手稿是泰戈尔最著名的歌曲之一,是罕见的泰戈尔正式发表的作品。

印度和中国一些泰戈尔诗歌研究者认为,泰戈尔诗歌由三部分组成:一是诗人从孟加拉国语译成英文的散文诗和直接用英语写的散文诗,共有8个集子,即:《吉檀迦利》《园丁集》《新月集》《采果集》《飞鸟集》《情人的礼物》《渡口集》和《游思集》;二是诗人用孟加拉国语创作的诗歌;三是他用孟加拉国语创作的歌词。

中国介绍泰戈尔诗歌是从英译本转译开始的,最早的译者是陈独秀,后来有郭沫若、徐志摩、王统照、瞿世英、冰心、郑振铎等人。

泰戈尔的歌词全部是孟加拉国语写成,我国懂孟加拉国语的人很少,因此泰戈尔的歌词翻译一直是个空白。其实,泰戈尔年幼时就为五哥乔迪宾德拉那特弹琴记下的曲子配词,至迟暮之年还为自己日后的悼念仪式谱写歌曲《宁静的海洋》。歌曲创作贯穿了他的一生,印度国歌甚至由泰戈尔作词作曲。作为诗人,泰戈尔写的歌词富于诗的特质,诗情浓郁,想象力极为丰富,是一般词作家难以企及的。

17×14cm


▲2021西泠秋拍 中外名人手迹专场

Lot 3626

保罗·塞尚(PaulCézanne,1839~1906)致名作《古斯塔夫·杰夫洛瓦像》主人公有关集体资助罗丹创作巴尔扎克像的重要亲笔信

信笺一通二页(附实寄封,附证书)

1898年6月1日作

参阅:《保罗·塞尚书信集》信札第185号,艾利克斯·丹切夫编,盖蒂出版:J.保罗·盖蒂博物馆,2013年。(The Letters of Paul Cézanne, letter#185, Alex Danchev, Getty Publications: J.Paul Getty Museum, 2013.)

说明:古斯塔夫·杰夫洛瓦(Gustave Geffroy)上款。芝加哥“戈德布拉特百货公司”创始人诺尔·戈德布拉特(Noel Goldblatt,1926~2003)旧藏。杰夫洛瓦是最早系统记录印象画派运动的艺术史家,龚古尔学院十位创始人之一,暨莫奈、塞尚的密友,亦是塞尚重要同名画像的主人公。

塞尚被誉为“现代艺术之父”,其作品和理念深刻影响了20世纪众多艺术家和艺术运动,其手迹在市场中非常少见。

塞尚此信作于1898年6月1日,谈到支付四十法郎会费以参与集体资助罗丹创作巴尔扎克雕像,是后印象派艺术家互相扶持的重要实证,作于巴黎,通篇法语,后有本款“保罗·塞尚”(Paul Cézanne)。

画家在信中写道“我在此冒昧地将用来支付会费的四十法郎汇票先行寄给您,请您将这笔款项转交给审理会员资格的委员会。我尚不知付款给具体哪位工作人员,在疑惑之际便想到或许可以求助于您…请您原谅我的唐突请求,并致以最诚挚的敬礼。”

有趣的是,此信上款人乃塞尚名画《古斯塔夫·杰夫洛瓦像》的主人公。二人通信大多收录于艾利克斯·丹切夫2013编辑的《保罗·塞尚书信集》中,但本目标未见刊载,可与书中第185号1898年5月17日作信札互相印证。该信中写道:“我很乐意加入您之前好心告诉我的那个集体资助项目,我当然愿意捐款四十法郎作为会费以成为罗丹鬼斧神工的仰慕者中一员”。由于杰夫洛瓦系介绍人,故塞尚请其代为转交会费合乎情理。作为最早记录印象派的艺术史家,杰夫洛瓦曾在塞尚寂寂无名时期大为推崇,声称“塞尚用画笔述说著真理…他是属于卢浮宫的”。画家深受感动,遂提出为其创作一幅肖像。1895年春夏之际二人每天会面达三月之久。尾声阶段,塞尚却对自己的作品极为不满进而放弃,导致面部和手部尚未完成。艺术史家仍然认为这是塞尚最具代表性的肖像杰作之一,如今它是奥赛美术馆的常设展品之一。

当时,塞尚和其他支持者的集体资助给予罗丹精神和经济上的及时支持。法国文化人协会(Société des gens de lettres)主席佐拉委托罗丹为巴尔扎克雕刻塑像,但在耗时七年完成、1898年首展后恶评如潮,法国文化人协会也撤销了订单,批评其为“一个毫无形状可言的疙瘩”。雕塑如此受争议是因为罗丹的作品展现的是巴尔扎克的创作天才,而不是传统雕塑捕捉的外貌形似。为此,塞尚、莫奈、雷诺阿等艺术家团结起来回护罗丹。但最终罗丹还是取消了展出并将捐款一一退还。直到四十二年后,1935年,巴尔扎克像才得到世人认可,被铸成青铜像在罗丹艺术馆中展出,而雕塑家已去世二十二年之久。

26.5×20.5cm


上款简介:古斯塔夫·杰夫洛瓦(Gustave Geffroy, 1855~1926),出生于巴黎,法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著名记者、小说家、艺评人、艺术史学家。龚古尔学院十位创始人之一,杰夫洛瓦最早系统记录印象画派运动,与莫奈、塞尚等人相熟,后者绘有其画像存世。长期在《正义报》投稿,该报创始人法国总理“胜利之父”乔治·克列孟梭后任其为葛蓓林纺织工厂(为皇室、政府提供锦织)厂长。著有小说《赫敏·吉尔根》《可笑的贵族》以及艺术史学术著作《鲁本斯》《克劳德·莫奈》等。


保罗·塞尚 名作《古斯塔夫·杰夫洛瓦像》


▲2021西泠秋拍 中外名人手迹专场

Lot 3627

高更(PaulGauguin,1848~1903)罕见亲笔信

信笺一张一页(附证书)

约1894年作

说明:此为后印象派大师保罗·高更致记者亲笔信一通,信件中高更表示他因腿部骨折而卧病在床,并在此期间创作了一些版画以作消遣,同时他或将这些版画作品一并寄予(这位记者)。信件提及之地蓬塔旺是法国知名的艺术家聚集地,高更于19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在此地度过了漫长的时期,这亦是他人生创作的一个重要阶段。

高更信件向来广受追捧,此通去信更是与世纪之交的新艺术运动有著千丝万缕的联系,意义重大。

1893年,高更从塔希提群岛返回法国,次年,他再次来到蓬塔旺与友人相聚。不料在途中,高更因与当地的水手发生斗殴而伤到了腿,他不得不中断旅途疗伤养病。由此可推测此信作于1894年夏。

也正是在这个卧病之夏,行动不便的高更利用邮票在白色的瓷砖上肆意拼贴,天马行空般创作出了一幅具有跨时代意义的作品。而此幅作品却在同年九月被高更的情人安娜盗走,最终到了阿尔丰斯·穆夏的手中,为其成名作《吉斯蒙达(Gismonda)》提供了无限灵感,并最终点燃了新艺术运动的火种。

尺寸:17.5×13.5cm






点击下方 关注我们


拍 卖 日 程


西泠印社二〇二一年秋季拍卖会

诚邀莅临

- 预展 -
1.19- 1.21
(周三至周五)

- 拍卖 -
1.21- 1.23
(周五至周日)

- 展拍地点 -

杭州国际会议中心洲际酒店 一楼
(浙江省杭州市解放东路2号)

- 联系电话 -

0571-87896778 / 87812580


敬请关注“西泠拍卖”官网微信、公司官网 www.xlysauc.com、新浪微博“西泠印社拍卖”了解最新资讯。


场次 安 排




原12月25日专场平移至:

1月21日(五)


C厅

09:30 中国历代钱币专场

13:00 古籍善本·金石碑帖专场

16:00 中外陈年名酒及滋补佳品专场

19:00 寄兴金石·名家闲章暨印庐藏印专场

20:00 文房清玩·近现代名家篆刻专场


原12月26日专场平移至:

1月22日(六)


A厅

09:30 中国书画近现代同一上款作品专场
11:00 西泠印社部分社员作品专场
13:00 中国书画古代作品暨明清信札手迹专场
20:00 现当代油画雕塑专场

B厅
09:30 中国历代瓷器专场
14:00 华藏宝相·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15:30 艺冠神驰·名家漫画插图专场
19:00 中国历代紫砂器物暨茶文化专场
21:00 文房清玩·历代名砚暨古墨专场


原12月27日专场平移至:

1月23日(日)



A厅
09:30 中国书画近现代名家作品专场
13:00 中国书画扇画作品专场
14:00 中外名人手迹与影像艺术专场
19:00 东方瑞丽·珠宝翡翠与经典奢侈品专场

B厅
09:30 凝萃聚珍·重要藏家精选历代古玉专场
10:00 萃古熙今·文房古玩专场
13:00 文房清玩·古玩杂件专场
16:00 中国古代玉器及当代名家玉雕专场
19:00 西方古物专场




公司杭州总部及上海北京办事处常年征集联系方式:


中国书画

电话:0571-87896779

传真:0571-87812600

Email:sh@xlysauc.com

中外名人信札手稿、摄影及电影艺术

电话:0571-87896779

传真:0571-87812600

Email:mrsjb@xlysauc.com

古籍善本、金石碑帖

电话:0571-87896876

传真:0571-87896760

Email:gj@xlysauc.com

名家篆刻及印石、珍品田黄、历代名砚

电话:0571-87886968

传真:0571-87896760

Email:yyb@xlysauc.com

古董珍玩、文房杂件、明清家具

电话:0571-87808098

传真:0571-87812600

Email:wwb@xlysauc.com

历代瓷器

电话:0571-87815077

传真:0571-87812600

Email:cq@xlysauc.com

紫砂及茶道具

电话:0571-87896793

传真:0571-87896760

Email:zsb@xlysauc.com

中国历代钱币

电话:0571-87896875

传真:0571-87896760

Email:qbb@xlysauc.com

造像艺术

电话:0571-87896865

传真:0571-87896760

Email:ty@xlysauc.com

西洋古董

电话:0571-87896976

传真:0571-87896760

Email:pjyy@xlysauc.com

油画雕塑

电话:0571-87896760

传真:0571-87896760

Email:yhdsb@xlysauc.com

名家漫画插图连环画

电话:0571-87915989

传真:0571-87812600

Email:mhb@xlysauc.com

古代玉器、当代名家玉雕、和田玉籽料原石

电话:0571-87896698

传真:0571-87896760

Email:yd@xlysauc.com

珠宝翡翠

电话:0571-87812258

传真:0571-87812600

Email:zb@xlysauc.com

中外陈年名酒

电话:0571-87896869

传真:0571-87896760

Email:mj@xlysauc.com




西泠拍卖杭州总部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清吟街127号
电话:0571-87896778
传真:0571-87812600
Email:xlpm@xlysauc.com
上海办事处
临时办公地址:徐汇区乌鲁木齐南路一号一号公馆 301 衡山路乌鲁木齐南路入口
( 原复兴西路36号场地装修,临时搬迁至此办公。)
电话:021-64338662
Email: shbsc@xlysauc.com

北京办事处
地址:东城区东直门外大街48号东方银座A座6层E室
电话:010-84477279
传真:010-84476196
Email:bj@xlysauc.com
西泠印社(绍兴)拍卖有限公司
地址:绍兴市越城区蕺山街86号(书圣故里尚德当铺内)
电话:0575-85098969
传真:0575-85098658
Email:sxgs@xlysauc.com
西泠拍卖 网拍中心
地址:杭州上城区中河中路198号绿都大厦9楼
电话:0571-87916803



客户服务部
电话:0571-87812580
传真:0571-87812567
Email:kf@xlysauc.com
财务部
电话:0571-87808099
传真:0571-87812600
Email:cwb@xlysauc.com
法务部
电话:0571-87896778
传真:0571-87812567
Email:fwb@xlysauc.com

文宣部

电话:0571-87896778(842)
传真:0571-87807077
Email:wx@xlysauc.com




Copyright © 2021.Company 全民古玩网QVIP.NET All rights reserved.全民古玩网加密货币交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