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生必死,死必归土,此之谓鬼。骨肉毙于下,阴为野土。其气发扬于上为昭明,焄蒿凄怆,此百物之精也,神之着也。”。关于“鬼”,早有儒家“事鬼敬神而远之”的敬畏。这超脱于骨肉形骸、隐于世人之间的微妙存在,被赋予督促众人恪守礼制法度的作用,使“百众以畏,万民以服”,最终达到巩固正统的目的。也有佛家将世俗世界划分为六道,众生所作善业与恶业都必将在六道的流转中得到相应的因果报应,“鬼”以其受尽永恒折磨的惊恐处境震撼着人心,从反面激发世人对鬼界的、对作恶的畏惧,鞭策人们积极从善。“鬼”的形象即在一敬一畏的交织间构建起“鬼文化”的时代背景。
西晋陆机有言:“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画。”“鬼”图像的描绘也早有源起,战国时期韩非子对画之难易就有“犬马最难,鬼魅最易”的回答。《唐朝名画录》记载唐代吴道子作《地狱变相图》鬼相阴惨、寒气逼人,使得“京都屠沽渔罟之辈,见之而惧罪改业者往往有之”。随着文人画的兴盛,画家的个人情怀在画面中得到更多抒发,“鬼”形象所蕴含的隐喻内容也随之丰富。南宋李嵩绘《骷髅幻戏图》的诡异场景,在死生、贫贵的推拉中暗讽人间喜悲的困苦;元代画家龚开画《中山出游图》描绘以钟馗为首的众鬼出行景象,荒诞诙谐的表现尽显对社会的无奈嘲讽;明陈洪绶《钟馗图》古怪形象与静谧神情流露出无限永恒的情思;清代金农、罗聘、黄慎、华喦、钱慧安等人均有鬼画题材图画,其中罗聘画鬼众多,所绘《鬼趣图》阴森缥缈、鬼气凛人,夸张嗔怪、最负盛名。
一、鬼相之“趣”
罗聘,字遯夫,号两峰、花之寺僧、金牛山人、师莲居士等。“扬州八怪”之一,师承金农,因善画鬼被称赞为“五分人才、五分鬼才”。《鬼趣图》原为册页,重裱成卷,为香港霍宝材藏本,上有题跋150余则。虽无明确作画时间,其中清人沈大成最早题于乾隆三十一年(1766),可将此画创作时间推断至1766年前。
清道光学者吴修在《青霞馆论画绝句百》记载:“罗两峰之鬼趣图八幅,画时先以纸素晕湿,后乃施墨色,随笔毫之到处,辄成幽怪相,自饶别趣。”罗聘汲取金农的烂漫笔意,又上取陈洪绶白描人物画之高古意蕴。所用湿画法,在墨色未干时细笔勾画鬼魅形态,线条随着水气在画面浓雾渲染中相互渗透,充分展现鬼影婆娑的疏离感、与鬼魅跳动穿梭的灵趣,拉开画面鬼形象实与虚的对立关系。
《鬼趣图》共分八幅,每幅各画鬼像二三人,共画鬼或缺或残者十九,形态各异。或面色惊恐,或行迹谄媚,或形容枯槁,或狂叫奔走,皆在夸张的真与实的对比下尽显奇怪、诡异之感,一个个鬼影在缥缈又阴森冷寂的气氛中隐现着形象、行迹、神情的嗔怪,引人深思其中深意。
[清]罗聘鬼趣图局部二23.9cm×24.1cm纸本设色尽管画中鬼相各异,却都由形至神、从身形神态到实虚存在,再至画面氛围节奏的层面,充斥夸张对立的张力与拉扯。首先在形态的描绘上,胖的瘦的、大的小的,身体形态在物理层面不合理地放大或缩小,在感官层面冲击着合理的认知。第二幅画中一胖一瘦两鬼,胖鬼身着蓝衣,迈大步前行,瘦鬼小步跟随其后,头戴官帽,两手拘于身前,俨然一主一仆。再如第四幅中所绘一鬼头大矮小,身旁有一小鬼佝偻着侍奉身边。即都已成为鬼魅,骨肉形骸已灰飞烟灭,空留鬼影存世,却依旧有主仆的剥削关系。两鬼在身形壮实与消瘦、神态呆滞与机警谄媚的强烈对比中激起观者的愤怒与不适,也借两鬼对奴性和奴隶社会环境进行批判。[清]罗聘鬼趣图局部四24.4cm×19.6cm纸本设色[清]罗聘鬼趣图局部一22.2cm×23.8cm纸本墨笔再至鬼态虚实的描绘,在干湿精妙的笔墨技法下,实虚的层次被细腻地处理、渲染而成湿气的薄雾,线条勾勒在湿意间变幻。已成鬼魅即是与现实活人相比失去了精神之阳气,一副憔悴虚妄的状态却仍有虚实百态隐于其中。第一幅画中两个小鬼,在一片浓雾中不见完整的身形,这飘忽不定的形骸,仿佛也要随着湿画线条的边缘飘散而去。左侧小鬼身影虚幻、面色慌张,好像还未适应这虚无不定的魂魄,畏缩在一片烟雾中以求一片跻身之地。右侧小鬼转身回望,一副给新鬼指点引路的姿态,双眼圆瞪,目光真实深刻,与左侧鬼的惊慌神态形成强烈对比。在身形与神态的实虚之间,哀叹鬼界的虚无与命运轮转的无奈。鬼界如此,人世间也如此,“莫骇泥犁多变相,须怜鬼国少完人”。人世间又何尝不是漂泊无定所,使人畏手畏脚呢?第六幅画作亦是如此,一缕轻雾中隐现四个小鬼,前两个鬼形更实,撑破伞作躲避状,又有两个鬼头虚像避于伞下,在这鬼界飘荡中好似只有这一把破伞能庇护身形的存在。[清]罗聘鬼趣图局部三27.8cm×24.6cm纸本设色第三幅出现身着红纱衣的女性角色,在一片灰暗鬼界中醒目地飘着一片指代欲望的鲜红。哪怕已成鬼,还是贪恋人间情恋,就连白无常也一样贪婪地跟随着,人界的多情与鬼界的无情,就算成鬼也未能随着骨肉一同消失,一时令观者分不清是鬼欲还是人欲、是真情还是徒有空欲,在怪诞中暗讽人间情恋的纠缠与情欲的留恋。这红纱与青衫的颜色、红与绿的穿插,增添了画面对立的节奏。通观全卷八幅画面,除画面细节的实虚相生,整体画面也呈现节奏的变化规律。第一幅画,雾气弥漫画面,在湿气笼罩的笔意中呈现满而虚的氛围;而第二幅画面中单是线条的勾勒,虽也有线条在湿纸扩散,相较之下呈现着空而实的氛围。以此两幅为例,第三至第八的画面组合中仍是这种满而虚与空而实的对比,整体长卷满至空、虚至实的展现随着画面鬼相形态动作间起伏贯穿,将看似并无联系、随手画成的图像置入有规律的变化节奏中,引导观者体悟人世虚实、空满、有无境遇的起伏与不安,感受《鬼趣图》“鬼相”之“趣”。[清]罗聘鬼趣图局部五27cm×42.5cm纸本设色罗聘几幅鬼画图,从众鬼的容身之所、奴性、色性、贪欲等角度,对鬼的荒诞描绘,意思却直指对人世社会的不满与评判。这里的“鬼”并非仅是吴道子《地域变相图》中令人望而生畏、毛骨悚然的恐怖形象,不再是绝对地呈现与“善”相对的“恶”的恐惧,而是将人间错综复杂的情感对错交杂其间,经过浪漫夸张后,借鬼的“虚”像代指人世“实”境的具有隐喻意味的图像。此画卷后有京口三诗人之一张曾的题跋:“天生屈子多离忧,国殇山鬼愁复愁。”“罗子牢骚无可写,奇之怪之穷冥搜。”这里将《鬼趣图》与屈原骚体诗歌相类比,屈原的《离骚》中大量加入神话传说与美人香草的比喻和想象,借此抒发对国家及百姓命运的关心与美好愿景,又借神鬼世界隐喻对现实社会的批判。“鸾皇为余先戒兮,雷师告余以未具。”“吾令帝阍开关兮,倚阊阖而望予。”令人失望后最终得出“世溷浊而不分兮,好蔽美而嫉妒”的结论。对神鬼光怪陆离世界的描写隐喻着人间之景,正如《鬼趣图》中所绘众鬼各有悲惨之状,无事之人观之觉得怪而有趣,困苦之人观之感到悲怆,只是图画的隐喻没有明确直接表达而更具有隐晦性。[清]罗聘鬼趣图局部八27.6cm×20.8cm纸本淡彩我国深远的鬼神文化,延续至清代“康乾盛世”,又掀起鬼文化的艺术创作潮流。罗聘《鬼趣图》作于他三上北京前,原本他所在的扬州商品经济繁荣,商人云集,以盐商为主体的商人阶层在扬州见闻广博、眼界开阔,商人独特审美需求造就了他们乐于追寻新鲜事物,有着求新求奇的消费观念。商人对世俗化的审美需求,直接地影响了以卖画为生的画家们的创作。然而乾隆三十三年(1768),朝廷发现历任盐政私自“超发”盐引,贪污银两1000多万两。朝廷加强了盐税管理,直接影响扬州盐业的发展,扬州盐商也再难恢复往日的繁荣。迫于世局变化,罗聘随家人迁入扬州,又三上北京,最终落魄归家,一生历经权力、名利、金钱与欲望的得失交替,对人世与人生有无限感慨。加之清朝文字狱对精神的压抑与控制,罗聘便将心事真真假假地隐喻在嗔怪多变的鬼画中。不仅是鬼题材的绘画作品,志怪小说在当时的文坛也涌现出来,有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王士祯的《池北偶谈》、袁枚的《子不语》等,成为流传至今的志怪经典。庄申曾在《罗聘与其鬼趣图—兼论中国鬼画之源流》中试图推论清初讽刺文学《聊斋志异》的成书时间与流传脉络,探讨这一志怪小说与罗聘《鬼趣图》的联系,探讨清代讽刺小说对鬼画图像的影响。关乎鬼,在文学与图画的碰撞中或许形成了某种“对话”。[清]罗聘鬼趣图局部七23.5cm×34.4cm纸本墨笔据潘天寿对中国绘画的划分,在经历了实用化、礼教化、宗教化后,进入两宋至清绘画的文学化时期。在诗文书画趋向融合的态势以及文人画的兴起中,文学与绘画艺术愈发密不可分。《子不语》作者袁枚与罗聘交往密切,罗聘曾向袁枚借米饱腹并写《谢简斋太史馈米》诗以表感谢。袁枚也曾邀罗聘为自己画像,尽管画像形态并不相似,袁枚还为他借“轮回”的理念开解。交往甚好的袁枚也在《鬼趣图》后有题跋:“我纂鬼怪书,号称子不语。见君画鬼图,方知鬼如许。知此趣者谁,其唯吾与汝,画女须画美,不美不倾城。画鬼须画丑,不丑人不惊。美丑相轮回,造化为丹青。我闻鬼化声,鸦鸣国中在。胡不兼画之,比鬼当更怪。君曰姑徐徐,尚隔两重界。题为两峰主人一笑。”可见二人分别在绘画与文学上的沟通与共鸣。《子不语》与同时期的志怪小说相似,借鉴《聊斋志异》而成书。袁枚在本书序言中解释本书内容为“怪、力、乱、神,子所不语也”,即记录所闻所见的民间鬼怪故事。《子不语》二十四卷,《续子不语》十卷,共三十四卷。以一个个单独故事的形式、采用诙谐跌宕的写法记录鬼怪因果怨债,共记独立故事一千二百余则,与《鬼趣图》拥有共同的描绘对象,在人与鬼、实与虚的对照间展开鬼怪脆弱命途的叙写。但较之早前对鬼形象的恶的判断,《子不语》所志故事中的鬼大多因积结怨恨复仇而不得善终,更显得脆弱可怜。故事所辑鬼事也完全是恶鬼作乱之事,不乏有如官吏刘纲深入鬼界替百姓争取利益,鬼官鬼吏对他尊敬有加的故事。这类故事的记叙更富有世俗生活的真实之感。较之绘画艺术的不同之处在于,文学作品受限于文字描绘,不能直观地从视觉上以丑怪的形象、怪异的对比惊动观者,而是以合理的故事情节动之以情,并以惊心动魄的描写引人惊骇。也许正是袁枚对文字的理解,才有了他对《鬼趣图》“画鬼须画丑,不丑人不惊”的认识。罗聘正发扬了这一点,以形象、神态、实虚的碰撞将“画丑”发挥至极,又汲取志怪文学中环环相扣的故事性暗含画中,在观者反复琢磨中提供思索体悟的空间。最终,无论是志怪小说还是鬼画图像,共同的主题与精神内涵都是借鬼界怪事暗讽人世,抒发作者的人生态度,进行社会批判与讽刺。《鬼趣图》无疑蕴含着文学的浪漫性与民间志怪小说跌宕起伏的故事性。对于鬼画的表现,在文字与图像的融合交织中,提供了更加世俗化的视角。不论是罗聘《鬼趣图》乃至金农、黄慎等人所作的鬼画作品,还是清代志怪小说,他们共同所处的社会背景决定了他们的身世经历与人生观念的形成,推动着他们借鬼形象为隐喻的“符号”进行创作与抒发,丰富了鬼文化的深刻内涵。[清]罗聘鬼趣图局部六25.6cm×34.5cm纸本设色世人皆传罗两峰“净眼能见鬼物”,吴锡麟在《罗两峰墓志铭》中曾记述:“又眼有慧光,洞知鬼物,烦冤地下。”其诗《秋夜集黄瘦石斋中说鬼》中说道“我岂具慧眼,恶趣偏能睹”,坚定自己确能目见鬼魂。也许罗聘将平日所见鬼界景象,结合个性化的笔墨语言绘成《鬼趣图》,以精妙的技法呈现一段惊怪诡异的鬼画趣像。“鬼”的形象也随着文人画的风行与志怪小说风尚的介入,成为画家表达志趣的工具,作为绘画作品,在清代鬼文化的交融中扩展了文学的浪漫性、民间志怪的世俗性与故事性的解读。至于罗聘是否真能见鬼我们无所得知,但借其鬼界众生图像的描绘,确能使世人照鉴鬼影,一观鬼影真迹。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详见《中国书画》2021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