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人为了破解陶瓷秘密,居然......
中国陶瓷进入欧洲以后,一直为欧洲人民所喜爱,白璧无瑕的瓷胎让无数人为之疯狂,他们将来自东方的白瓷叫作白色黄金,一时间所有的欧洲人都在探寻白色黄金的秘密。然而,从第一件瓷器踏上欧洲大陆,到欧洲发明出自己的瓷器,却整整用了300年。
欧洲人当然不甘心高价从中国进口瓷器,他们渴望做出自己的瓷器,于是这三百年间,欧洲人开始了一轮又一轮的实验、不断地尝试,目的是解开中国瓷器制作的秘密。实验是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大胆假设和小心取证,但有的欧洲人的假设实在是过于大胆。有的人提出了膏泥实验,这种实验的观点是觉得瓷器就是埋在地底的膏泥,需要把一种膏泥埋在土里,经过漫长的时间凝结成玻璃一样光滑的瓷器。
还有一种大胆的实验是用粘土去种陶瓷,这种观点认为瓷器是中国人把粘土埋在地里种出来的,可惜提出这两种实验的人最后都失败了,无论他们怎么尝试,都解不开中国瓷器的秘密。陶瓷的秘密就像一道高等奥数题,时时刻刻折磨着他们的脑细胞。昂特雷柯莱传教士历经千辛万苦来到中国,打着传教的名义来窃取瓷器的秘密。从1698年开始,昂特雷柯莱(中文名殷弘绪)学会中文后,结识了江西巡抚郎廷极,并通过郎廷极向康熙皇帝请求在景德镇传教。据说,殷弘绪用葡萄酒贿赂了郎廷极和康熙,从而获得了准许,作为在江西省的传教士,担任景德镇一个陶工圣会的牧师。
每年外销到欧洲的瓷器都带来大量的白银收入,清朝自然知道瓷器技术不应该外传,但康熙和官员们认为,烧制瓷器的技术那么复杂,一个传教士又弄能懂多少呢?可他们都想错了,殷弘绪不但有足够的耐心,还擅长猥琐发育,他前后在景德镇住了七年,发展了不少教徒,其中有许多烧制瓷器的工匠。为了能够在江西景德镇的窑区中自由活动,殷弘绪不断用法国带来的礼品和郎廷极搞好关系,让对方放下了防备,殷弘绪也因此取得了本地陶工们的信任,与他们随意的聊天,攀谈,从而获得更多的瓷器生产的秘密。殷弘绪把自己在景德镇的所见所闻写成三封信,托人寄回法国,随信一同寄去的还有一些从陶工那里取得的样本,信中详细记录了中国景德镇烧瓷的过程。
探寻陶瓷秘密的方式各有各的不同,德国走的流派就和法国不一样,德国选择了欧洲的传统艺能——炼金术。
波特格是一个年轻的炼金术士,他谎称自己会炼金术,可以点石成金。普鲁士国王听说了波特格的本领,一拍大腿寻思到,陶瓷就是白色黄金,白色黄金也是黄金,所以用炼金术炼制陶瓷那再合适不过了!
于是国王把波特格召进了宫里为自己炼白色黄金,波特格怕自己被揭穿,趁着夜黑风高撒丫子跑了。波特格连夜逃至萨克森的威腾堡,没想到刚出龙潭又入虎穴。萨克森统治者奥古斯都二世和普鲁士国王想法出奇一致,也想拿炼金术造陶瓷,于是把波特格囚禁在城堡地下室里,什么时候炼出来陶瓷,什么时候才能走。奥古斯都二世作为中国陶瓷狂热粉丝,一直梦想造出属于自己的瓷器,他和契恩毫斯伯爵一直在研究瓷器生产的秘方,如今有了波特格的加入,他觉得这把稳了。
奥古斯都二世命令波特格做契恩毫斯伯爵的助手在新建立的迈森窑厂里炼金。就这样,炼金术师波特格日日夜夜地试烧各种材料,可怜的波特格根本不是什么炼金术师,也不会什么炼金术,更别提复杂的制陶技术了。这一切都让波特格感到绝望,他觉得自己要牢底坐穿了,开始说一些胡话,赌气似的把一些乱七八糟毫不相干的材料放在一起,开始自暴自弃。好在精通数理化的契恩豪斯伯爵具有完善的实验设备,加上背后有财大气粗的奥古斯都二世支持,他们有充足的资源可以无限尝试。契恩豪斯伯爵在波特格的胡言乱语下有了灵感,开始尝试用不同的白色矿物做调试,并记录下来每次出现的结果,虽然不是陶瓷,但是越来越接近陶瓷了。在二人不断地努力下,最终在迈森窑厂取得了成功,迈森瓷器就这样诞生了。迈森瓷器亮相欧洲之后,迅速占领了欧洲的市场。欧洲人虽然看见新的产品形式出现,但和成熟的中国瓷器没法比,因此迈森窑厂仍然大量模仿中国的瓷器,以适应市场之需。
英国在探寻陶瓷秘密的道路上相比于前两个国家起步较晚。1726年,年轻的英国药剂师库克沃西偶然间在一本写中国的书中看见了当年法国传教士殷弘绪写的信件,从中他得知了瓷器的配置需要高岭土和白不子两样原料。看到书信以后,他心中的爱国情怀觉醒了,他发现学药剂师救不了英国,于是毅然决然地开始在全国各地来回跑,到处寻找这两样原料,这挖一块,那刨一点,这期间他失败了无数次。
最终库克沃西决定定居在矿脉丰富的普利茅斯,他在特里戈宁山上找到他想要的材料。山上有一种粗砂岩符合殷弘绪描写的景德镇石头,这种粗砂岩就是瓷器的第一种配料白不子,它“赋予瓷器透明度和温润感,也用于施釉”。全欧洲都在寻找它,矿物学家们对它提出各种推理,炼金师们怀疑它的存在。而它在这里出现了,就在普利茅斯,且储量巨大,整个地区的地底深处全都是这种石头。山上还有一种花岗岩,当地的工人用它来修补水泵,库克沃西猜想其中泛白的物质其实就是纯净的高岭土,含有丰富的云母。
用我们的说法,白不子是构成瓷器的肌肉,而高岭土是构成瓷器的骨头。库克沃西开始实验,亲手配制、研磨和烧制,他把这两种纯净的原料混合起来,创造了一种新的瓷胎。没有皇帝或者国王介入,没有监禁也没有去中国取经,不再年轻的英国药剂师完全凭一己之力做成了这件事,把他钻研的学问变成了一件瓷器,这时他已经五十岁了,但他付出的光阴得到了认可。
1768年3月14日,库克沃西烧制出第一只陶瓷酒杯,这只瓷杯来之不易。它之所以从无到有,是因为这个英国人曾经跨过山河大海,也穿过人山人海,处处留心,捡拾碎料,感受它们的质地。
文章转发自北京陶瓷艺术馆,版权归其所有。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任何投资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