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民古玩网瓷器、玉器、古币、银元、字画、文玩杂项、博物馆馆藏、古董收藏、古玩收藏

南宋初两浙东路茶盐司刻本《尚书正义》

  • 国家典籍博物馆
  • 2022年1月11日05时

点击可收听全文录音


《尚书》,又称《书》《书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个部分。《尚书》是历代儒家研习的基本典籍,素有“政书之祖,史书之源”的美誉。它不仅是研究虞、夏、商、周历史的重要史料,也是一些专门学科或学说的源头性典籍。



《尚书》所遭劫难颇多,先是在秦代因《焚书令》的颁布,原有抄本几乎全部焚毁。汉文帝时,经秦代博士伏生口授得到被人们称之为《今文尚书》的28篇。后来,相传鲁恭王在拆除孔子故宅墙壁时又发现了另一部用先秦六国时字体书写的《尚书》,称之为《古文尚书》。但到了西晋永嘉年间,今、古文《尚书》全都散失了。


明 杜堇 伏生授经图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最早的《尚书》遗存是东汉熹平四年至光和六年(175—183)刻的石经残石。东汉熹平年间,蔡邕等人向皇帝进言,奏求把儒家经典的标准文本刻在石碑上,得到了灵帝的许可,历时8年共刻了《尚书》《周易》等7部儒家经典,碑文以隶书书写,立于东汉洛阳太学前,成为中国刻于石碑上最早的官定儒家经本。

熹平石经拓片,存《尚书·盘庚》《论语·为政》《论语·尧曰》三段


熹平石经刻立后不到十年,发生董卓之乱,石经部分被毁。东魏武定四年(546),高澄将《熹平石经》迁往邺城,行至河阳时遇河岸崩塌,部分石经沉入黄河。北周大象元年(579)又将石经由邺城迁回洛阳。隋朝开皇年间,又将石经从洛阳运往长安。待唐贞观年间魏征收聚时,已十不存一。宋代以来,偶有熹平石经残石出土。国家图书馆现藏《熹平石经》残石189块,下图展示的国图藏熹平石经残石存13字,内容是《尚书·尧典》的一部分。


熹平石经《尚书》残石
东汉熹平四年至光和六年(175-183)刻石


东晋初年,豫章内史梅赜给朝廷献上了一部号称是孔安国注《尚书》58篇,包括《今文尚书》33篇,以及《古文尚书》25篇(后世学者多认为此25篇应为伪《古文尚书》)。南朝陆德明在撰《经典释文》解释儒家经典文字音义时,选择了梅赜所献的《尚书》版本。唐太宗时,诏令孔颖达等人编撰《五经正义》,其中《尚书正义》也选择了孔安国注本。《五经正义》是儒家章句注疏之学的承上启下之作,唐高宗永徽四年颁行天下,成为科举考试的必用书。之后流传的《尚书》,也大多都是根据梅赜所献的版本进行编修。


中华传统文化典籍陈列展


在国家典籍博物馆“中华传统文化典籍陈列展”中展出了一本南宋初两浙东路茶盐司刻本《尚书正义》。此刻本最为显著的一点便是集《尚书》的经、注、疏为一体,便于披绎。


南宋初两浙东路茶盐司刻本

《尚书正义二十卷》展示图


小知识

“茶盐司”是“提举常平茶盐司”或“提举茶盐司”的简称,宋代官署名。北宋末年,茶法屡次变革,茶、盐管理机构分合无常,较为混乱,直至南宋初年,提举常平司与提举茶盐司合并,成为茶、盐、常平三司合一的机构,称为“提举常平茶盐司”。

宋代统治者重视文治,大力提倡刻书。南宋时地方官刻书更成为一时风气。宋代地方机关如茶盐司、转运司、漕司、提刑司等都纷纷刻书。茶盐司掌茶盐之利,是当时国库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资金充足,刻印了不少经典典籍。


南宋初两浙东路茶盐司刻本

《尚书正义二十卷》书影图


自西汉以来,许多文人纷纷为《尚书》等儒家经典作注疏。但在南宋以前,各经经文、注文、疏文均各自单行,故有所谓的白文经、单注、单疏本之称。读书人研读之时,必须先将经文及其单注、疏预备齐全,十分不便。到了南宋初年,两浙东路茶盐司以官府之力首开先河,将经、注、疏合并刻为一书,完成了五经的合刻。这些经书每半叶皆为八行,故称之为“八行本”。


宋绍熙三年(1192)黄唐两浙东路茶盐司刻宋元递修本 《礼记正义七十卷》卷末黄唐跋文


在宋刻本《礼记正义》的卷末有提举两浙东路常平茶盐公事黄唐写于绍熙三年秋的跋文,讲述了茶盐司刊刻五经的经过:为解决之前社会上流传的儒家经典不便研读的问题,满足社会需求,便于披绎,茶盐司旧时曾将《周易》《尚书》《周礼》的经、注、疏合并刻为一书(根据这三经中的缺笔避讳,可以推断刊刻时间为南宋高宗时期)。绍熙年间,黄唐成为提举两浙东路常平茶盐公事,沿茶盐司刊刻之前三经的旧例,又将《毛诗》《礼记》编汇校勘付梓,但是《春秋》一经,彼时黄唐尚无力顾及。


八行本《尚书正义》在中国失传已久,仅有两部保存在日本。一部在日本足利学校,另一部在大阪私人手中。清光绪十年(1884)四月,杨守敬从大阪私人手中重金购买此书,得以回归中土。


杨守敬

杨守敬

(1839—1915)


字惺吾,湖北宜都人,在历史地理学、版本目录学、金石学、书法等方面皆有很高的造诣。清光绪六年(1880)前往日本,他在日期间用心访书,留意搜集日本所藏的珍本古籍。来到日本不到一年间,就购买了三万卷图书,只要是已经毁板的图书都尽力收购。大量流日的中华古籍经他之手回归本土,宋刻本《尚书正义》即是其中的一本。



杨守敬在书的跋文中详细记载了收购此书的过程:



此则中土久亡,惟日本山井鼎得见之,载入《七经孟子考文》。顾其原书在海外,经师征引疑信参半。余至日本,见森立之《访古志》有此书,竭力搜访。久之,乃闻在西京大阪人家。嘱书估信致求之,往返数四,议价不成。及余差满归国,道出神户,亲乘轮车至大阪物色之,其人仍居奇不出。余以为日本古书,有所见则必得,况此宋椠正经正注为海内孤本,交臂失之,留此遗恨!幸归装尚有余金,乃破悭得之。



杨守敬在宋刻本《尚书正义》上的跋文


至此,宋刻本《尚书正义》终于回归中土,后入藏国家图书馆。如今在“中华传统文化典籍陈列展”中展出的《尚书正义》正是这部。


仿唐人大禹治水图 (清)谢遂绘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一部《尚书》的流传,见证了中华民族爱书、护书的传统。而《尚书》中讲述的大禹治水、周公摄政等历史典故,“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的修身准则,“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理念,“德惟善政,政在养民”的政治思想等,对个人价值观念塑造、提升品格修养,国家提升治理能力和软实力等都具有重要价值。


Copyright © 2021.Company 全民古玩网QVIP.NET All rights reserved.全民古玩网加密货币交易所